新海水淡化技術有望解決南海島礁用水問題
發佈日期:2018-08-18 10:34:07
信息摘要:
南海島礁面臨的最大難題
,解決了
!在我們爲中國南海造島、永暑礁試飛成功而歡欣鼓舞的時候
,其實在南海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就是缺水
。 …
南島礁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解決了
!當我們對南海和永暑礁的試驗成功感到興奮時
,南海實際上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即缺水
。
雖然淡水經常在過去運輸
,但由於天氣條件可能無法及時交付
,造成一系列問題
。
然而
,好消息即將到來
!最近在廣東開發的系統將使水資源短缺成爲過去
。
以下是《南華早報》的特別報道:在中國控制的大部分南海諸島中
,淡水資源稀缺
。
全能的小船上送一桶水到島上
。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稱
,有些士兵幾個月不能洗澡
,有時因天氣原因
,淡水未及時送達
,他們只能依靠雨水支持
。
爲了加強對南海這些島嶼的控制
,中國原本想在這裏建酒店和發展旅遊景點
,但由於淡水資源短缺
,不得不擱置
。
中國政府也一直關注這個問題
。彭博社去年4月的一份報告稱
,中國計劃到2020年每天生產300萬噸淡化水
,約爲目前產量的四倍
。
最近
,這個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
。
近日
,由廣州高級研究院開發的柴油發電機組氣缸套冷卻水餘熱驅動的海水淡化示範系統成功調試了水
。
這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
,中國突破性的海水淡化技術不僅可以在南海偏遠島嶼上生產淡水
,還可以在這裏迅速發展宜居區域
。
據瞭解
,該設備不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
,與傳統的淡化水技術相比降低了成本
。
1000kW柴油發電機的餘熱每天可產生60噸淡水
,足以容納300名居民或一名營兵
。
通常
,使用熱技術來淡化海水需要大量的能量
,並且難以滿足小島
。
傳統的方法是加熱海水
,煮沸
,然後將蒸汽冷凝成淡水
。
然而
,廣州團隊進行了技術創新
,從柴油發電機組冷卻水中回收廢水
,採用低溫多效蒸餾技術對海水進行淡化
,大大降低了海水淡化的能耗
。它既模塊化又緊湊
,便於在島嶼之間運輸
。
研發團隊表示
,該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
,生產的水質已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
。
“現在有了這項技術
,南海水資源短缺的困境已經得到解決
。
過去
,南中國海島上的大部分柴油發動機都被用來提供雷達和通訊設備等軍用設備
。現在他們有了新的用途
。
雖然這些設備的開發是爲了維護南中國海的穩定與和平
,但在某些方面
,它對中國及其軍隊的戰略意義不亞於“航空母艦”
。
參與該項目的中國科學家表示
,該技術將進一步扭轉南海局勢
。
現在
,這個系統正在廣東珠海的龜山島上運行
。